我们新推出大淘宝技术年度特刊《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——工程师2023年度成长总结专题》,专题收录10余篇工程师2023真诚心路历程与经验思考,覆盖终端、服务端、技术质量等技术领域,这是他们的心得体会,欢迎同行的你一起沟通交流。本文为该系列第二篇——
服务端开发工程师天未2023年在大淘宝技术账号上发表了6篇文章,聊过技术干货,也聊过业务沉淀,还聊过个人思考,现在他对自己发表的文章做个梳理总结。
总起 请回答2023
每到冬天的时候,就是刷《请回答1988》的时候~ 的确,《请回答1988》是让我感动和共情最多的电视剧,它的每个篇章都会讲一个主题,并表达出最质朴的情感,让人感到温暖~
在今年冬天,有机会对一年做个总结,的确如遇到“初雪”一样,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。今年,我在内网写了很多文章,能够分享到外网的也有几篇,我想基于这几篇分享出去的文章,成立几个章节,“拍”一个《请回答2023》,传达出我最质朴的思考与情感~
令人感动的《请回答1988》
第一章 年前创作:尝试隐喻
文章:《DDD之于业务支撑的意义》
每到年底时,就会归心似箭,额外再请几天假,可以早早地回到老家休息。2023年初的春节前,恰逢团队内轮流完成了《实现领域驱动设计》这本书的分享,并且自己对DDD (Domain-driven design, 领域驱动设计) 一直是蛮感兴趣的,所以想利用春节假期的这个时间,做个理解上的总结。
在当时的情况下,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可谓说都具备了(充足的假期时间、看完书的新鲜记忆、工作上的一些经验),但是"万事俱备只欠东风",竟不知该如何落笔,不知从何说起。
开始时,我想基于书本的提纲写写章节的记录和理解,但是总感觉差点意思,不够让人“兴奋”。在单点的苦思冥想之后,我开始采用“隐喻”的关联搜索思路,寻找突破点:首先是印象深刻的事,小时候看的动画片、大学期间刷的高分电影、读书阶段的学习心得 ..... 然后结合我学习DDD的感觉:朦胧、抽象、发散......
突然,一个画面从脑海中蹦出,那是《阿甘正传》电影中,大家跟着阿甘跑步的场景:阿甘开始了不停地跑步,一段时间后,后面就有了很多追随者一起跑,但当阿甘停下脚步后,留下了大家一脸茫然的表情。
这个“链接点”,让我特别兴奋,因为不仅和跟随学习的过程很类似,而且更引人深思:不是“跟着跑”就算真正的努力,在跟随的过程中,如果缺少自己的思考与判断,往往成长很慢。一个很好的验证点就是,当潮水退去,没有人领跑的时候,你是否已经留下了资产?你有没有获得学习的方法,能自主地前行么?
于是,文章以这个点作为引子,先去描述了学习DDD过程中的迷茫现象,然后结合设计原则作为索引,谈了一些个人认知与思考,整体一气呵成,产生了较好的共鸣。
“跟风”学习与电影情节的类比
第二章 不如笔记:寻找知识
文章:《笔记 - 业务架构解构与实践》
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;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” 的确,实力的提升往往建立在经验的积累上,想要快速地成长,可以通过读书等手段,了解别人的经历与思考,缩短理解与成长的周期。
这篇文章,距离上一篇“DDD理解”有较久的时间,这也反映了学习的困难点,不仅仅在于学习的内容本身,更在于如何确定内容和方向:找哪本书来看、找哪个点进行研究,是比较难得、且充满不确定性的。
这篇文章,更多的是关注“业务层面的解构”,和生产经营、组织结构等非技术层面有关,是技术思考的重要补充,文章的背后,想分享几个点:
-
第一个是“好奇心”、“求知欲”:工作中,往往技术层面的部分,大家互相交流,侃侃而谈,有着浓厚的氛围,但像一些“业务架构”、“生产关系”、“战略目标”等比较“上层”的部分,很少有机会讨论。这部分往往与“好的业务sense”挂钩,常说靠经历和感悟为主,但我觉得,核心可能还是:真的有了解和研究的兴趣么?
-
第二个是“学以致用“的心态:上一章中提到写DDD文章的过程中,认为“摘录和理解”不够让人"兴奋",缺少自己的亮点,但这是一种片面的主观判断,还是没有意识到“价值点”。在结构化的系统知识面前,把它学好,即使没有表达出新的观点,但只要做好链接,也是一个值得让人兴奋的事情。比如,在工作中引入这个观点,和周围的人和事产生“共鸣”,形成更好的“合力”。
-
第三个是“敏感性”、“意识”:个人在日常的“链路交付工作”中,感觉和“DDD中的领域工作”并没有特别多的交集,略微有点“东施效颦”般的尴尬,在技术积累侧,亟需寻找一些合适的“思考顶层类目”,来给自己的工作一个指引。基于这样的“感觉”,后面逐步确立了:业务层面的“业务解构”、技术层面的“应用模式” 两大指引,弱化“DDD”,现在感觉不再那么疑惑。工作中,我们总会感受到“别扭”的地方,要保持敏感,深入进去,进行思考与微调,是能够找到一种“恰到好处”的感觉的,而且这也是一个“与时俱进”的过程。
封面就打动了我
第三章 源于开车:判断模型
文章:《思考力:如何更好地做出判断》
写文章的起因,除了来自于工作,也有来自生活的。《思考力:如何更好地做出判断》就是这样的例子。
因为家里比较远,所以每天都需要赶早高峰,开很远的路到公司,这里每个路口的车道选择,不停地重复上演,但是很少有一天是非常顺利和满意的,总能发现更优的选择,或是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,或是因为有新手司机这样的偶然事件。
令人感慨的是,人生不也是如此么,充满着选择和判断。于是乎,我想泛化开来,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判断、选择问题阐述一下理解,后面按照这个模式去走,减少纠结和反复的“时间浪费”。
整理后,认为“选择与判断”有三个要点:
-
第一个是基础,判断的核心要素是收集判断信息,与其“完善思考模型”,还不如“想尽办法补充信息”来的直接。
-
第二个是模式,核心还是基于一个投入产出的量化公式,但是是有层次的。
-
有显著因素的,可以基于经验判断,常常可以做到不假思索;
-
有较多因素的,需要尝试模型,算出不同选择的 ROI,进行取舍;
-
有复杂因素的,需要模拟仿真,基于实验结果做判断,原型验证、AB测试等,都体现了这个思想。
-
-
第三个是技巧:介绍了一些判断策略,如何借助相关资源(客户需求、他人观点、明确价值点等)去完善选择和判断的答卷,使得答案的质量可以更进一步。
不得不说的是,虽然写了文章,但是开车的“懊恼”还是依然存在。说到底,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,模式和技巧也不太管用。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毫无意义,因为这会让我有意识地“多关注前面是否有新车”、“下桥时多观望一下前方的行驶情况”等,在采集到一定信息的情况下,也可以做到“理性决策”,有失误也就认了,不再执着于“如果怎么样....”。
判断过程的思考
寻找案例:纸下谈兵
文章:《浅谈交易链路中的一些设计原则&模式》
去年我写过对“23个设计模式”、“6大设计原则”的理解文章,在得到大家一些“赞美”的同时,也有一个声音直击我的内心:“能讲讲交易中的具体应用么”。
的确,我们常常习惯于“纸上谈兵”,说得“头头是道”,但具体落地时,却需要解决很多场景相关的细节问题,充满复杂度,需要一定的周期。对我个人而言,也并不喜欢“空谈”,但无奈的是,组织那么大,系统那么多,并没有那么多地参与建设过,感觉真的是无从谈起。
再退一步,可以去阅读别人的代码,尝试理解,但不得不承认的是:如果没有做过实际的需求,很多是看不到、理解不到位的。而且,因为之前只做交易正向,并没有参与过逆向,所以整个交易视角也是存在不足的,真不敢“班门弄斧”地去说些什么。
但是,转机来了,一方面,我参与了一些逆向需求,开始了解逆向的系统结构;另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,在看过《企业应用架构模式》这本书之后,感觉也很平淡,真实地感受到,可能并不需要讲得非常好,表达出“八成的现状”,可能就可以了。于是乎,信心也提了上来,迈出了这一步。
这个过程其实一直在“把握时机”,一方面是自己的经历补充、完整度的增加;另一方面是主观的判断,是否能够讲好,是信心、勇气的提升。但是这个过程中,偶然的催化剂是,看到了一些外在的输入,通过对比,感觉自己能写出些亮点的时候,就不再那么谨慎和胆怯。
如果你不迈出这一步,那么一直都会是“再等一等,会更好”;如果你迈出了这一步,那么就会变成,不停地在完善和改进。如果能够“纸下谈兵”,且成本不高,那何必“纸上谈兵”呢。
出手:花开堪折直须折
我的作品:曲径通幽
任贤齐说,他很幸运,有很多被大家熟知的作品。作品,背后的情怀是什么,我想可能是希望被大家铭记,能够时常提起;也可能是期望有个载体,能够持续对大家产生帮助和影响。这的确是一个很美好的事情。
从个人的经历来说,作为业务开发,一直在评估业务需求,然后写出代码,上线,运维,然后一段时间后,开始切换阵地,开始新的轮回。但是在这漫长的过程中,一直看到周围的人对“结构”的探索络绎不绝,看到有人学习,看到有人创造,看到有人重构,但是回过来看自己,好像缺少一个交代。
这样的想法在前几年并不明显,也没有多想,重心还是输入为主,但是随着年数的增加,开始想一个问题:什么时候我能有个作品?这个作品,可以存粹地理解为,就是想要一个、有一个。但深入去看,还是期望有一个作品,能够给自己几年的努力一个交代,并作为一个聚合点,获得大家的肯定。这背后是一个艰难、孤独的历程,让人欲言又止,无法表达。
有幸的是,我找到了一个介于”工作“和”非工作“之间的一个独立逻辑空间,通过一个原型系统,去把我对系统结构的理解进行了输出,并写了4篇(“思路”、“架构”、“原型”、“实战”)介绍的文章。这几篇让我非常兴奋,因为这个“作品”对我理解的知识做了“减法”,基于一个巧妙的主题,精简地挂在了一起,但同时又是我知识的“加法”,可以以此为起点,变换和链接到学过的很多知识与系统。
我觉得“曲径通幽”是个非常好的词汇,能够表达“作品”这个事情的逻辑。第一,过程的确是非常曲折,要经历 “看山是山、看山不是山、看山还是山”这样反反复复、常常矛盾的思考,才能得出一个相对精简的内核理论;第二,虽然出发点可能是期望被看到,但最后的确还是“通幽静之处”,是自我认知的反复完善,真正在意的是“自己会不会鼓掌”,是一个深刻、宁静的方向。
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
总结 风不会停
当看完《请回答1988》后,还主动去刷了一些后续故事,本质还是对这些美好内容的依依不舍。
本文基于2023年发表的一些文章谈了下故事和思考。回头看,每一篇其实都挺不容易的,就好像现在再去经历高考一样,很难再有当时的“冲劲”。但是,我想说的是,这份“坚持”会持续下去,因为我在意“读者们”的感受,每篇文章都当做和你们的一次深度对话,虽然互相看不到,但这的确是我前进的动力~
¤ 拓展阅读 ¤
文章评论